当前位置:先盛文秘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灵魂读后感10篇

灵魂读后感10篇

时间:2023-09-30 07:30:02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灵魂读后感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中央军委*****发表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灵魂读后感10篇,供大家参考。

灵魂读后感10篇

灵魂读后感篇1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中央军委*****发表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的“灵魂”工程、精神事业。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文化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党的坚强领导始终在前,2014年10月、2016年5月、2019年3月4日,***总书记分别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关怀希望始终围绕。2017年11月21日,***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号召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2018年6月25日,***总书记给新近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勉励他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作表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物质上的“小康”,更在于精神上的“强起来”。

描绘新形势,展现时代好风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吹响的是时代主旋律,凝聚的是时代好声音。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从“改革开放后第一首流行歌曲”《乡恋》到千家万户共唱《难忘今宵》,紧跟改革开放进程演唱歌曲近800首。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的钥匙,开启的是时代新大门,提振的是时代精气神。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新时代呼唤更多产生共鸣的时代“伯乐”,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要紧扣时代主题,回应时代叩问,在瞬息万变中捕捉时代灵感,在日新月异中记录时代足迹。

融入人民情,扎牢创作好根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推动者,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世界的本源是哲学基本问题,厘清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什么、为了谁同样摆在第一位。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是来之于民、创之为民。《焦裕禄》《李大钊》《杨善洲》《渴望》等作品,每一个角色都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每一处情节都源自群众真情实感。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在人民推动下丰富发展。新时代文艺战线和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出“闭门造车”的误区,打消“天马行空”的念头,多到田间地头创作、多去群众中间记叙、多让事实问题说话,做耐心的“答题人”。

斟酌细微处,确保精品好质量。磨刀不误砍柴工,强调了做足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每个步骤环节到位、每项条件要求满足,才能欣赏“昙花”绽放的即刻美。酒香不怕巷子深,凸显出真正的好事物经得起实践检验与时间磨砺,是长盛的“万年青”。提及孔子,《论语》和四书五经是流传千年的儒家典籍;谈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成就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如数家珍的文艺作品和哲学典藏能够被代代传扬、千秋敬仰,源于大家大师的大作品。新时代文艺文化作品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要秉承“手艺人”心态和工匠精神,杜绝“生产线”“流水线”式创作,培育更多担当于细的工作者,推出更多精细化产品,将时代性与人民性表露于细节。

握紧风向标,树立社会好风气。道德如春阳温暖人心、似春雨滋润人心、像春风推波前进,是激励人民奋斗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思想的园丁师,他们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每当《我和我的祖国》响起,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从内心迸发;《赵氏孤儿》《四进士》《白帝城》等经典作品,将忠孝节义的理念传递给我们,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新时代,文艺文化和哲学社会科学要先自身明大德、立大德,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工作者。向牛犇、李雪健、郑德荣等优秀同志学习,用言行实践大德境界,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福祉借助作品激发砥砺奋进的磅礴正能量。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书写新时代壮丽的精神新篇,圆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灵魂读后感篇2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章对做好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三,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第四,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我们解好立心铸魂“方程式”,提供根本遵循和明确指引,等号的左边是时代、人民、明德,等号的右边是精品力作,是名师大家。

东方风来满眼春,精神航船破浪行。文艺创作、学术创新需要舞台,但舞台是留给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站在舞台中央,应该承担起、也一定能够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任,奉献出立心铸魂的“一出好戏”。踏着时代鼓点,方能跳出动人舞蹈;以时代为背景,方能绘就多彩画卷。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启示我们,描绘时代精神图谱,我们的文学创作才能越写越有劲头、越看越有嚼头。胡福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告诉我们,紧扣时代命题,进行理论创新,实现思想破冰,行动才可能突围。

吹响为民集结号,奏响进军最强音。为了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人民群众是汪洋大海,顺流而动,必将激起文学和学术的精彩浪花,驶向胜利彼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逆流而行,得不到群众的助力和支持,就必然事倍功半,迷失在大江大海。得民心者得文心,失民心者失文心。杜甫的“三吏三别”、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关汉卿的《窦娥冤》因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无矫揉造作之态,无粉饰太平之语,因而经久不衰,成为经典。相反,“骈俪”引向“偏离”,若过分追求文辞华丽,则必然言之无物、为群众抛弃。

脚踩最坚实土地,仰望最浩瀚星空。文以载道,必载正道,士以弘道,必弘大道。文学性与道德性相得益彰,学术性与价值观相辅相成,文艺创作、学术创新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有着很高的道德门槛。达到这个门槛,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为了实现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就是好作品。达不到这个门槛,传播颓废情绪,曲解历史和英雄,哪怕文学性、学术性的外衣再亮,也不是好作品。“讲道德”的人必须“重道德”,正心明道、志存高远,不做市场的奴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向道德和人性更深处漫溯,用道德繁星装点精神天空,才能持续放大作品的社会效果。

灵魂读后感篇3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中央军委*****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章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立业先立德,明德才能引领风尚。文学艺术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的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深深作用于人心,广泛影响着社会。要想明德于世道人心,自身就必须是正人君子;要想烛照他人,自己必须拥有足够的光焰,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反观现实,文艺界和学术界一些人近年来传出不少丑闻乱象,离***总书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标准差得挺远,也辜负了人民群众的期望。***总书记对文化艺术界人士和哲学社科工作者提出用明德引领风尚,实际上站在国家和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角度,要求塑造灵魂的人,首先要先立德,先塑造好自己,如此才能引领风尚。

明德重自律,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道德修养与价值观紧密相联,文艺和社科工作以自身的独特属性,理所当然地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之一,义无反顾地承载起时代使命,担当起历史责任。回望历史,很多优秀的文艺工作者都是明德典范。高喊“坚信我们既然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就应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而断然拒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蓄须明志、息影舞台的梅兰芳;带领剧社义演了大半个中国,为志愿军捐献战机的常香玉……这些崇德尚艺的文艺工作者,不仅作品过硬,其高尚的人格更是受到世人称颂。新时代的文艺和社科工作者,要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时时注重修心修身修行,克服浮躁心态,校准精神坐标,做一名有社会担当的创作者,应成为广大文艺和社科工作者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更好地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聚焦新时代,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一根本问题。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就要求文艺和社科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要反映观照现实,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大时代之中,重视自身品德建设,把社会责任摆在第一位,才能“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写就永恒的大我。

新时代呼唤着文学、艺术和理论界,牢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的教导,躬身践行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用情用心用力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开创文艺和社科事业新气象。

灵魂读后感篇4

人生的道路是那么宽广、那么明亮。可总有许多人喜欢滥竽充数,遇到事情总是喜欢逃避;也许当看完《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后,你会看清自己的灵魂。

一个吹竽的人在演奏时,辨清是那么放松,那么愉快。而南郭先生却低着头,鼓着他那空虚的腮帮,那颤抖的手指总是按不住竽眼,他的心里很慌张,这,就是滥竽充数。

如今的我们不也是这样吗?有许多人明明不会还要去装懂,去滥竽充数!也许,你也很害怕会被抛弃;你会害怕一个人孤零零地躲在某个角落哭泣;你更害怕快乐的时光会从此停止。那不正如慌张逃走的南郭先生吗?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会在行家里,总有一天会暴露,会显出原形。

有些人为了遮蔽自己的无能,总那一些理由遮蔽自己。但你要知道,再多的理由也遮蔽不住你那肮脏的灵魂,它是你的心灵,是你的良心,是你活着的唯一理由。一定不要学南郭先生,你要带着善良纯洁的灵魂向未来走去。在那条宽广、明亮的未来道路上,你一定会走向未来,走向成功!你一定要记住,只有真才实学人才才能站得正、走得远……

灵魂,随着人们的心、思想而改变。看清自己的灵魂,看清前方的道路,成功的大门永远想你敞开。它静静地等待着你……

灵魂读后感篇5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章对做好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四点要求。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文艺工作者要切实充当起“工程师”角色,创造出更好更多不负时代召唤、不愧人民期待的文艺精品。

要认清工作职责使命。***总书记曾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工作者是文艺事业的具体推动者,用文艺作品说话、传播正能量、讴歌新时代是立身之本,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千万受众。因此,每个文艺工作者都应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肩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重要职责,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作为毕生追求,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作灵感,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要坚持正确创作导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最深厚的源泉,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脱离人民的文艺创作,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工作者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多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让人民群众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

要练就过硬创作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文艺工作者要履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至关重要。要坚守艺术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被这些指标牵着鼻子走。要努力加强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艺术训练,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要涵养“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气魄,努力克服心浮气躁和贪图名利之病,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踏踏实实地创作出一些能够留得住的作品。

要传递崇德向善新风尚。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文艺工作者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工作者。要自觉抵制模仿抄袭、套路生产、快餐消费型作品,努力创作生产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崇尚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灵魂读后感篇6

***总书记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灵魂”,“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关系民族的兴旺和繁荣。作为组工干部,我们也有自己的“灵魂”,代表我们组工干部的“灵魂”,发挥好我们的带头作用,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我们组工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之“魂”。***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要做好新时代组工干部,我们当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时刻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决杜绝思想行为出轨越界,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以政治上坚定、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向维护我们组工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之“魂”。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我们组工干部执着的担当进取之“魂”。***总书记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要做好新时代组工干部,我们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大胆开拓,锐意进取,在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敢于做“战士”,不做“绅士”,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经得住,做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功。以实心、实干、实绩涵养我们组工干部执着的担当进取之“魂”。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是我们组工干部永恒的忠诚为民之“魂”。***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出的问题时说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要做好新时代组工干部,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服务群众中彰显共产党人本色,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使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发展,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细致,把方便让给群众,麻烦留给自己,办出让群众满意的事情,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以念兹在兹、心系人民、我将无我筑牢我们组工干部永恒的忠诚为民之“魂”。

灵魂读后感篇7

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了***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指导我们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虽然我不是文艺工作者,也不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是一名奋战在基层的人防工作者,但我仍受益良多。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结合日常工作,谈谈我的认识和想法。

一是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要坚定文化自信。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也让不良文化和负面情绪侵蚀我们的内心,容易造成理想信念缺失,滋生享乐主义、虚荣心理和拜金思想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孕育了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中华民族的延绵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我们要以史为鉴,同历史对话,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前,面向未来。

二是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要命题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入阐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切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人民的磅礴力量。新时代,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和使命,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依靠群众,把工作做细做实。

三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习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国家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这句话对于我们每个人亦是如此,人生而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我价值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紧迫感,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处于何岗位,我们都有一份小小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灵魂读后感篇8

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中央军委*****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这是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社科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指出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为人民创作的导向更加鲜明,文化文艺创作生产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既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灵魂读后感篇9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中央军委*****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组织选拔人才、培养干部,而政治“灵魂”,是党员干部的“立业之本”。过硬的政治素养是成为一名优秀干部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能力再出众、做事再出彩,也终归是“无根木”“悬空台”,朝建夕倒。为干部培好根铸好魂,做好党的“灵魂工程师”,是组工干部当仁不让的使命与责任。

培根――铸好“党魂”。“明心见性,自古非易。”什么是“党魂”?是要求、是目标、是指导,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脊梁。要铸好党魂就是坚持党对我国一切社会事业的领导。身为组工干部,就是要从根本上引导好、教育好党员干部铸好自身政治根本,确保党员干部政治上不偏差,灵魂不走神,让党魂挺起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政治“脊梁”,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干部。

育本――养好“党性”。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什么是“党性”?“党性”就是讲政治、讲规矩、讲服从,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服从组织的决议安排。组工干部要教育好党员干部以坚定的政治信念支撑起自身执政理念,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站在党的巨人肩膀上不断前行,在党员干部心中树立起党的政治规矩,知其意晓其义,同心同力方能同向而行。

强基――守好“规矩”。“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为什么要守“廉洁”?廉洁是保障也是保证,是品格也是品德,是事业建设的“地基”“安全绳”,没有廉洁的干部必是走向深渊的堕落者。身为组工干部,就是要时时刻刻提醒党员干部,把廉洁自律深深烙进干部心中,让干部时时想、常常念,树立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原则意识,守德尽责才能砥砺前行。

灵魂读后感篇10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灵魂是人干事创业的思想之“根”,是人修身处世的底色之“源”。***总书记在《求是》上撰文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离开了根源,万物难以生存生长,做人容易失去方向,家国难以绵延壮大。对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本领而言,这个“根”就是“德”。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真正将“德”字融入灵魂深处。

育牢思想“根系”,“勤学”以明德。“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勤学善问是坚定信念、获取知识、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德为才之帅,从“炼德”着眼、入手、用劲“升才”,可真正激发灵魂深处的内在定力。党员干部培根铸魂,首要的是练好思想“内功”,不断强化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久久为功、固本培元,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专业养分、实干本领,切实增强担当作为的内在自觉,做政治上立场坚定的带头人、工作上真抓实干的明白人、人品上高尚正派的公道人。

烧旺实践“熔炉”,“实干”以践德。“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实践是锤炼党员干部的“熔炉”,也是磨炼灵魂的天然“练兵场”。德为实之根,工作扎实、办事老实、对人真实的灵魂底色要以德为根基。要摒弃华而不实的“文山会海”,不做形式主义的“花样文章”,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在实践中学习、在问题中成长,自觉到“吃劲”岗位上摸爬摔打,主动在基层一线、艰苦地区、重点岗位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面对困难矛盾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不断增强担当作为“逆商”,确保在“熔炉”中百炼成钢。

夯实清廉“基石”,“自律”以养德。“纪纲一废,何事不生”,清廉自律是做人做事不可逾越的“红线”。德为廉之源,高尚的品德如清风、如细泉、如磁石,涤滤清廉之弦,净化心灵之魂。要锚定遵规守纪的定力、秉恪干净作风的气力,时刻坚守“半点错误、满盘皆输”的思想防线。要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心存敬畏,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心境淡泊、无欲则刚,激荡党员干部应有的合格、先锋、纯粹形象。

推荐访问:读后感 灵魂 保育的灵魂读后感 渔夫和他的灵魂读后感 提升心性磨练灵魂读后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 黑布林渔夫和他的灵魂读后感 黑布林英语阅读渔夫和他的灵魂读后感 正确的判断源自灵魂读后感 金钱的灵魂读后感 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读后感 跑步锻造灵魂读后感

版权所有:先盛文秘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先盛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先盛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浙ICP备20230041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