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先盛文秘网>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环境与发展冲突(合集)(完整文档)

环境与发展冲突(合集)(完整文档)

时间:2023-09-12 17:20:09 专题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与发展冲突(合集)(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环境与发展冲突(合集)(完整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环境与发展的冲突篇一

界定、性质、类型以及师生冲突与学生观点和教师的角色等方面,对师生冲突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论证,以期丰富有关问题的研究,并提出实践性的意义。

一、师生冲突问题的意义

师生冲突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师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有差异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冲突。有的潜伏着,有的爆发出来。不过,冲突的性质、冲突的形式以及冲突的解决方式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前,社会变革对师生关系提出的挑战使师生冲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具体表现在:

第一,主体意识增强。经过“浩劫”后的“拨乱反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市场化”、文化上的“多样化”、大众传媒的“丰富化”成为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伴随着生产力的解放,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创造性和人的自由意志受到关注、尊重和提倡。反映到教育上来,教师“权威”地位开始“松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提升,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的态势逐步显现出来,再用传统的眼光看师生关系,必然落后于新的时代。而在师生冲突中存在的“千不是,万不是都是学生的不是”的归责理念也已过时。

第二,竞争渐趋激烈。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大潮,经济在高速发展,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竞争的加剧、节奏的加快、物质生活的丰富、超前消费的影响——不仅影响着社会、家庭,也波及到校园,冲击着青少年一代。他们稚嫩单纯的内心世界趋向复杂,心中的矛盾和困惑增多。有时甚至情绪紧张,焦躁不安,导致心理疾病。这一切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师生冲突的产生无疑多了诱发因素。而如果解决的不好,其潜在的破坏性相应的也增加了不少。

第三,信息时代到来。在我国发达地区,信息时代已是现实。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又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对教育提出了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一方面,教育应大量地、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人的认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教育应使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信息迷宫”中所处的位置,并提供相应的“指南针”,为个体的发展指明方向,避免被“信息浪潮”吞噬的危险。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否具有这样的知能和水平,直接影响到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反过来,由此而起的师生冲突解决得如何,更是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

第四,家庭结构变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家庭成了普遍的家庭模式。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关爱导致了我国“小皇帝”、“小太阳”的大量涌现,也出现了这些“小皇帝”、“小太阳”们所特有的问题行为,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娇气、骄横、不合群、不善交际等。同时,伴随着包办、终身制等文化强制性观念的消亡,人们的婚姻观念日趋开放。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数量的增加,使这些家庭中的孩子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家庭成了学校的“对手”。师生关系因此也更趋复杂化。处理不好这种关系,也将导致师生冲突乃至教师与家长冲突的产生。

面对以上所及挑战和问题情境,用习惯的方式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对师生冲突缺乏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教师难有明晰而正确的师生关系理念,也难以选择有效而合法的冲突解决策略。所以,在新形势下,师生关系、尤其是师生冲突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以下将从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论起。

二、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及类型

冲突是指人们因目标不同而相互紧张或对立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明显化。

师生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相对于一般社会冲突而言,师生冲突限于具有独立意志能力的成人与还待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未成年人之间,冲突双方虽然在权利能力上具有法律规定的平等地位,但由于年龄、能力、阅历、学识、所处社会环境、地位以至思维方式、情感、个性等都有所不同,他们观察同一事物或问题的角度自然发生差异;
他们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就不可能一致。这种分歧发展到一定阶段,差距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大,矛盾激化了,就会上升为冲突。

师生冲突是师生双方在正式或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紧张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大致上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从冲突产生的导因划分,有学生过错冲突和教师过错冲突

就学生方面来说,一是有些学生既缺乏基本学习能力,又缺乏责任感、同情心、羞耻心,当他们违纪违规受到教师批评时,随意顶撞;
二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自

视过高,虚荣心过强,受到他所瞧不起的教师的批评时也会顶撞;
三是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上与班主任的意见不一致而发生冲突;
四是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和教师发生冲突。

就教师方面来说,一是对学生冷漠,缺乏爱心,缺乏情感交流;
二是对待学生不公平,厚此薄彼;
三是情绪不稳定,易将个人工作、生活中的烦恼、不满迁移或发泄到学生

身上;
四是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采取具高临下的姿态,动辄训斥学生;
五是对学生施行体罚、变相体罚;
六是处理问题失当或失误时,顾及面子,未能及时矫正,引起学生不满而导致冲突。

师生接触最多的地方一般就是在教师中,课堂上。课堂冲突多表现为课堂上的纪律管理,及由于教师所教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产生差距而造成的冲突。

(二)从冲突发生的环境划分,有课堂冲突和课下冲突

课下冲突一般是在课间或在校外因偶发性事件引起的。实质上,这类冲突往往是课堂冲突的延伸,既师生由于课堂上发生过冲突或由于长期的隔膜所形成的偏见、成见,在课堂外某一特定场合或环境,因某一事端而引发起来。

(三)从冲突涉及的范围划分,有师生个体之间和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冲突

个体冲突是一个教师和一个学生之间的冲突,影响范围小,但对学生及教师个人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更为深刻。群体冲突包括一个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冲突、一个学生与教师群体的冲突、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冲突。这类冲突常常是由于教师处事不公,激起“公愤”或由于教师的教学有错失、教学方法不当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而引起学生群体的不满。

(四)从冲突形成的过程划分,有持续性冲突和偶发性冲突

持续性冲突一般有如下三个阶段:

一是冲突的酝酿阶段。在教师当众批评学生时,学生受到心理刺激,脸色微变,低头微温,或瞪眼不语,或显露轻视教师的表情。

二是冲突的触发阶段。当学生不服从教师管教时,教师即采取命令学生站立、走出队列、离开教室或没收学生物品等措施,学生因行为意志受阻,自尊心受到伤害而脸色变红,或者低声嘀咕,不理睬教师的命令,或对教师怒眼相视,气氛较为紧张。

三是冲突的激化阶段。老师进而用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甚至动手拉学生、推学生或强行没收学生的物品时,遭到学生反抗,这时学生脸容凶狠,眼红气暴,恶语抗争

偶发性冲突没有复杂的过程,大多是因教师“让步”或学生收敛不良行为而未使冲突事态继续发展和扩大。

冲突总是人之间的冲突。师生冲突乃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撇开个别的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不谈,一般地,就学生观和教师的角色界定而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关系,影响着冲突的性质以及冲突解决的方式,进而影响着冲突的结果。所以,分别来考察学生观和教师角色是必要的。

三、由师生冲突看学生观

现代人学观、教育观、学生观认为,教育是由人所从事、又是为了人的事业,离不开人学思想的规范。要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肯定人的价值。因为“人是社会最宝贵的,最有价值的生命体”。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孤立的、自然的存在,而是时刻处于社会的交往关系的网络中。师生首先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因此我们应从一个更高的视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来审度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要认识到学生是人

这里所指的人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学生不是死的物,而是活的能动体。所谓活的能动体,意味着他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他不仅与其他生物一样,能够通过对外界作摄取活动,使自己的机体得以保存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动力机能还表现为他能够以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并用以发展自己的身心。作为一种实践对象,他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教育活动,以一种与教师相重迭的目的而进行,共同完成教育的过程。

其二,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其思想感情。这也是与作为物的劳动对象完全不同的。因此,在教师的心理上,不仅仅把学生作为一种认识对象,同时必然会由学生的心理反映而与其建立起其他的心理联系,诸如情感、需要等等。而各种心理联系当然是双向的,如教师对学生产生某种感情,学生对教师也回应以感情。学生既是一个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就意味着他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这一切理应都得到尊重和正当的满足。学生不同于其他的物可以听任摆布、压服。

其三,学生处于学习期间,虽然尚未进入创造价值的过程,但是通过教育却可以使他们对社会、对人类作出积极的贡献,甚至创造出伟大不朽的价值。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作为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不能任意损伤和残害他们。

(二)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所谓发展中的人,其意义是:

学生不是成人的雏型,而是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当生理和心理等科学尚未充分发展起来时,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中,人们都把少年儿童看作“小大人”,并不认为他们与成人有什么质的差别,认识不到他们所特有的需要和发展的特点。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往往抹煞他们的特殊性,向他们提出与成人同等的要求和行为标准。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在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消长,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不犯错误,难免没有缺点,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他们的缺点、错误,较比成人来说,一般也有较大的矫正的可能性。教师只有从思想情感上接受这一事实,处理问题才能理智和冷静。

由于学生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因而他们取得成年人的关怀和教育就成为必然的需要。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以一种培养的观点去待学生,积极发挥教育的作用。

(三)要认识到,学生是将要走进“社会”的人

教师的手里握着学生的明天,就必须高瞻远瞩,不仅要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变化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心理因素;
不仅要使他们能够承受现有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还须使学生能在将来承受社会的生产力的挑战,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总之,教师所要实现的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有了以上这些认识,我们就能明确: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包括了师生之间的知识信息、思想感情信息的沟通,师生之间的彼此了解、期待的人际认知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行为。在真正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应该共同面对知识,共享人类文化,共感人格魅力,共悟精神价值。教师只有正视师生之间正常存在的差异,理解和接受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个别性,这样,师生之间的冲突才能避免或减少。即使发生了冲突,教师也能够把冲突引导至正确方向,化解为积极的结果。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冷静理智的自制力,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灵活机智的解惑力、随机联系的变通力、及时果断的调控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一些教师往往把自己作为真理的化身,把学生看成幼稚无知,从而无视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应该看到,处于时代前列的当代青少年学生,已跟过去绵羊般驯服的形象有了越来越大的距离。随着青春发育期的提前,信息渠道来源的多样,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喜欢抱着怀疑及审思的态度重新估量一切。作为教师,如果看不到这些变化,依然保持原有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方式,就可能使师生两代人间的沟壑不断扩大、传统的学生观,建立现代的新型的学生观,是处理师生冲突的一个必然方式。现代社会更加强调平等和对话,我们应该对此有足够的认识。

以上是着眼于冲突的学生一方,就教师的学生观做了讨论。现代学生观的确立需要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教师角色。

(四)师生冲突与教师的角色

人走入社会,就要充当一个角色。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为此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个人的社会身份就是个人的社会职能、权利和责任。它规定了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即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中也包含对人对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当一个人纳入为自己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时,便充当着角色。

教师所充当的是为“继往开来”而“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乌申斯基也说:“老师是过去历史未来的一个活的环节。”从下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生活中,可以找到每一位教师在人类历史上的印痕。因而,教师这一社会角色被定义为:“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具体地说,作为教师,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而且还充当着“领导者”、“灵魂工程师”、“心理医生”、“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的知己朋友”等角色。在现时生活中,师生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该说,是教师的角色作用发挥得不够或发挥得失当。

(一)教师的“教育者角色”

教育者的角色,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首要的、最突出的角色。这种角色因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核心的地位。其角色功能主要是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他精通他所教的科目具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除此而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成为学校的骄傲。”当然,这样的教师也必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还要看到,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知识源增多,出现了许多“平行学校”,教师作为唯一的信息源的作用减少。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功能,有日益增长加强的趋势。如果教师不能把握教育者这种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角色,只是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拥有者,把学生当作容器,而知识进入容器的途径又只是靠讲解或其他言语教育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产生厌学、不认真听讲、违反课堂纪律等行为。如果教师看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一味地责备学生,便容易产生师生的冲突。

(二)教师的“领导者的角色”

教师作为领导者,不意味着具有权势。教师的领导是一种独特的活动模式,他面对的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他的许多管理行为来源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订立的,具有法规性的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阶段任务,他领导的是不大成熟的青少年,因而教师行为产生的一系列有关领导作用,旨在指导、帮助学生成长、完成学习任务和督促学生学习,并利用集体本身的内部力量去发展一种合作关系,使集体不断进步。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应具备领导者的良好品质,如公正廉洁,以身作则,尊重和关心部属,善于听取意见和沟通思想,办事果断,敢于承担责任等等。教师还应学会掌握领导技巧。这种领导技巧同他的教学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很少受过有关集体领导和管理的训练,对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知识也不十分了解所以每当问题产生或教学活动受挫时,他们往往施行权力而不运用技巧,导致了师生冲突的加深和激化。

(三)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

人类灵魂工程师,这是人们送给教师的美称和赞誉,也是社会对教师的一种职业期待。这种期待突出了教师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工作中对学生的精神塑造和智力的开发意义,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系列工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含有对教师实际教育能力的估计和评价。教师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除了给予学生知识和训练技能、发展智力之外,还要帮助学生解决人生方向的问题。青少年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观察、选择和吸收进步向上的积极思想,也不乏受到消极落后的不良成分的影响。当学生认识上出现偏颇,品质上出现污点,灵魂上出现扭曲时,教师要尽园丁的责任进行帮助、教育和疏导。如果对他们另眼相看,打入另册,甚至动辄把他们轰出教室,赶出校门,就只能加深他们对教师的不满、仇视乃至转移到对社会的不满,最终走上歧途。

(四)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逐步走向社会化的时期。随着身体的逐渐发育成熟,他们在与他人的积极交往中,学会了解人、理解人,学会协调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其独立性、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也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羞愧感等。作为教师,必须懂得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考虑到他们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采取恰当的、顺乎这些变化的对策。比如,在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方面,把他们当大人看待;
在处理问题、发表见解、怎样看待人生、如何对待初恋等问题上,应该引导他们更加理智、更加成熟地观察和分析看待问题;
在他们遇到困难、碰到挫折的时候,则应该帮助他们减轻焦虑或解除烦恼,给他们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慰勉和支持。心理医疗者,尽管不是教师的主要专业角色,但教师也决不是心理诊疗上的无知者。在学校生活中,当学生出现个人问题时,总愿意找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教师袒露心扉。教师作为一个长辈、一个过来人,有责任向他们介绍前辈的种种经验教训,引导和帮助他们处理好在成长过程中不时会遇到的各种新奇而又棘手的问题。如果教师真正做到这些,也就不会出现或减少学生自杀、逃学、与成人作对等现象。

(五)教师的“青少年角色”

教师要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们的心灵。”

有些教师对待学生,往往是“居高临下”,命令多于商议,威严多于亲切,指责多于帮助,惩罚多于鼓励,因而使学生对教师存有“戒心”或“敌意”,产生对立情绪,即使对教师的正确教育,也常常以沉默、回避、怀疑或粗暴无礼的方式来对待。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当把学生当作朋友,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入手,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诚心,把教师也当成知心朋友。当然,师生之间的基本关系毕竟还是以公务情感为基础。因此,教师不能过于热烈地扮演朋友的角色。一个过分地把自己等同于学生朋友的教师,虽出自真诚的理解和帮助学生的愿望,但可能会因此丧失了作为一个团体指导成员的职权作用,导致工作上的失败。

教师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有他自己的原来面目;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也有他进入这个角色后的扮演。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遇到两个角色同时为他提出的两种相反角色行为的情况。如教师一方面要管理班级,要有权威性;
另一方面要做学生的知己和朋友,要有亲近感。又如,教师一方面要随时迅速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一方面又得考虑不能粗暴行事、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多种工作角色之间发生矛盾时,确实很难把握角色的“度”。但作为教师,又必须努力地按社会期待的标准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将许多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

当然,师生冲突的破坏作用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根据是实际情况,一律把它归咎于教师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冲突的控制权有时可能不在教师的手中,但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去把握。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师生冲突的破坏结果就可能转化为教育结果。那么,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呢?

一分对中学生的调查报告表明,学生喜欢具有以下品质的老师:(1)教学方法好,热爱和尊重学生;
(2)知识广博;
(3)耐心温和,容易接近;
(4)对同学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而学生不喜欢的老师,往往具有这样的缺点:(1)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
(2)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
(3)上课拖时间,上完课就不理同学;
(4)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5)偏爱,不公正。对以上几项的偏重程度,随着年龄的成长而有差别: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特别欢迎“教学方法好”的教师(78),而高中学生则特别欢迎“知识广博”的教师(90。8)。初中三年级学生偏重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面,多数的学生不喜欢“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的老师(92)以及“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的老师(91)。另据上海教育学院郭继东调查,目前学生中16。22的人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
只有28。65的学生与老师感情较为融洽,而感到与老师相处时十分愉快的,竟然低至17。84。据江苏无锡市十一中冯振德等同志调查,现在教师中认为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的达70,认为学生“一代与一代相仿”的占22,而认为学生“一代胜过一代”的只占8。当心中有了秘密时,只有3的学生会告诉老师,老师被排在“知心朋友”、“兄弟姐妹”、“父母”之后的最后一位。

从以上调查材料,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作为教师,如果不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方面的修养,就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第二,师生之间如果减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沟通,长此下去就可能出现彼此的信任危机,进而导致师生冲突的发生和激化。应该看到,我们的广大教师是具有良好的师德的。他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培育国家之栋梁”、“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不误人子弟”当作自己的工作信条,对学生、对社会的未来的负责胜过对自身付出的索取;
他们热爱学生,把对学生的爱看作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养料”,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爱,不是出于某种个人需求的私心,也不在于学生形象的可爱或学生的行为举止合乎自己的心意,而是出于对祖国下一代的关怀,是一种包含着深刻社会内涵和社会意义的爱;
他们理解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即使学生的行为明显失当错误,也能具体分析其失当、错误的原因。如学生破坏纪律,可能是希望以此引起别人的注意,学生顶撞老师,可能是由于老师过于严厉或急噪等等,并且尽量宽容地对待和处理。他们尊重学生,既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信赖、平等的氛围,也尊重他们的人格,善于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焦虑,平等相处,互谅合作,使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他们更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气质,无论何时何地,都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影响、感染学生,以稳健、平和体谅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凭感情的起伏任意发泄,不冲动,不走极端。他们具有教育机智,即面对教育活动中未曾料到的情况,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并选择最佳教育手段,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冲突不断发生,甚至处于剑拔弩张的地步。1998年,有位“坏孩子”给《北京晚报》写信,提到他的老师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时说的一段话。老师说:“我的耳朵很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过的每句话,我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想耍花样!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你们的心理我早就摸透了,甭给我玩什么猫腻儿,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很显然,这位老师的“自我介绍”是想给学生来个下马威,殊不知,他的这一“当头棒”给学生心灵的敲击,留下了难以弥缝的裂痕,也为今后的师生关系筑造了难以填平的鸿沟。

近一段时间来,见诸报端的教师在学生脸上刺字、令学生脱裤子将屁股示众,罚学生吃屎等事件也屡有发生。

上述种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危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损害了教师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当然,也激化了师生冲突。

翻开中国的教育史,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提倡的“师严而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这种“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模式一直沿袭到今天。这种模式,是来自于“天地君亲师”的尊卑贵贱的观念和等级制度。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在教育上用“纲常”“宗法观念”和“等级制度”来给教师定位,比于天地君亲,让他们传播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强迫学生尊道、尊师。教师居绝对支配地位,学生无任何权力。教师采取卡压罚的强制管理,迫使学生服从,师生间缺乏心理沟通,学生逐渐形成屈从和回避的心态,个性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我国早已从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私有制转向公有制。它谋求平等、自由及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幸福。社会主义的性质及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建立一种与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完全不同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政治上民主平等;
在人格上相互尊重;
在教育方式上,协调合作,教学相长。这样,师生冲突也就可以减少和避免。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法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我们更要从“法”的高度看待师生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总则”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应享有的六项权利和应履行的六项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规定,教师应当“爱护学生,忠于职责”,“禁止体罚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更是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
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可见,罚站、罚抄写、罚劳动、罚款、罚不准回家、随意把学生轰出教室、停止学生上课、私拆学生信件甚至打骂学生等等,都是侵犯学生人身权利的行为,都是违法的。教师只有站在“法”的高度,理解和把握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使教书育人行为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才能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学生人格,正确处理好师生冲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光荣历史使命。

五、师生冲突的社会化意义

上面分别从学生观和教师角色两个方面讨论了师生冲突的问题和解决理念。总体说来,就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而言,总要避免和消除师生冲突的破坏作用,因为教育就是在矛盾和冲突的运动过程中发展进行的,不管是课上也好还是课后也好,冲突难以避免。因此,寻求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是必要的。而必要的策略又源于上述关于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理念。这是讨论冲突问题的基本前提。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还要看到冲突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对师生社会化的意义。

一般而言,人们是站在结构功能主义的立场上看待冲突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认为冲突是社会反功能的表现。冲突被视为“病态”,是应该竭力回避的。与功能学派的观点不同,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冲突既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也是一种健康成长的力量,既是社会变迁的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状态。冲突在组织管理上,能导致一种富有成效和不断增强组织健康功能的结果。

第一,冲突刺激人的探索,为导致良好的结局提供改进良策;

第二,冲突使那些隐藏的又可能解决的问题表面化;

第三,冲突起酵素作用,构成活跃的催化因素;

第四,冲突使当事人之间加深了解,促使双方自身调节;

第五,冲突有助于新规范出现。

(一)冲突理论对我们分析师生冲突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如前已述,师生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以往人们对师生冲突的惯常认识是:冲突是反教学、反管理的。所以,能避免则避免,若不能避免,则采取权宜的应急术加以消解。这种观点对学生社会化进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既可能是有益的,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能是有害的,可以造成组织机能失调。这种不同结果取决于对待冲突行为取向。

对待师生冲突的行为取向按“积极”与“消极”可分为抗争、退避、统合三种方式。

一是抗争取向。既强调老师的尊严与面子,不考虑学生的反应及后果,坚决把对方“整服”。这种方式,容易激化矛盾,学生虽受压而不服,回留下后遗症。

二是退避取向。即对冲突不予理睬,抱着“管不了就不管,不必与孩子生气”的态度,一走了之,或将矛盾交给领导处理,今后在工作中马马虎虎,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

三是统合取向。即坚持原则,克制情绪,力求寻找师生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法,使冲突朝积极的方向转化。

应该看到,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全面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社会化的一种资源。在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中,有竞争、有合作,有和谐、有冲突。学会合作固然具有重要的社会化意义,但冲突对社会化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对冲突的正确认识,回避冲突,那么合作也难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讲中庸、讲恕道、讲和气而避冲突避矛盾,以牺牲个人不同声音为代价,将冲突掩盖起来,作为人际关系准则。这种心理定式反映到师生关系中来,表现为要么表面风平浪静而实际上暗流湍急,要么师生紧张关系总爆发,走道难以调和的地步。

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需要一种良好的外部交流机制和沟通环境。这种环境鼓励个人情感和意见的表达,鼓励个人声音的传播。反对以身份、地位和角色的眼光来约束和压制学生。总之,学生的情感、思想、尊严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心声有正常发表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正确地认识冲突、对待冲突,一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冲突成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这对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无疑是有益的。

(二)师生冲突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终身学习对教师而言尤具意义。但学习的涵义是广泛的,而不只是学历的提高或学科进修。交往、沟通和冲突管理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不过这方面的学习长期被忽视了。事实上,冲突对教师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待冲突的态度不仅反映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反映了教师对待自我的态度,是教师的人性观的体现。教师在对待师生冲突问题上的不成熟从根本上说是自我发展上的不成熟。在冲突中学会管理冲突,在冲突中学会与人合作,在冲突中成长,这对教师同样是适用的。

附:师生冲突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一位从郊区调入城里学校的中年语文教师走上新的讲台。他刚迈进教室,全班同学便哄堂大笑起来,笑声中夹杂着“真像”、“多像啊”的议论声。这位教师走进讲台,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很大的头像。他一眼便看出,画的正是自己的头像。此时此景,这位教师十分平静,他微笑着对同学们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希望这位同学把画画这个特长发挥下去。”接着他开始上起始课。从自己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谈到农村孩子上学的艰难;
从语文的重要性谈到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从本学期语文教材改革谈到对学生们学好语文的要求。45分钟不知不觉过去了,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这位教师惋惜地说:“本来还想帮同学们预习一下新课的内容,但时间不够用了。”学生们会意了,不少同学把责备的目光投向了画像的同学,这位同学也愧疚地低下了头。

简评: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以后,这位教师倘若不是采取上述的方法处理,而是板着脸,横眉竖目,怒喝一声:“谁在黑板上乱画,给我站出来!”其结果又会是怎样呢?一种情况是画画的同学乖乖地站起来,挨老师一顿训斥,全班同学也因哄笑受到训斥,教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但却埋下了今后新的师生冲突的隐患;
另一种情况是每人站起来承认,教师处于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教师也因而怒火中烧,语言失当,引发了师生之间更大的矛盾和冲突。

[案例二]某中学一位班主任在校门口偶然碰上本班一位未请假准备回家的学生:

班主任:(吆喝)嗨,你过来!

学生:(不快地)干吗?

班主任:(责问)你上哪儿去?

学生:(不耐烦地)回家,家里有事。

班主任:(生气地)你请假了吗?

学生:(抵触、不满地)没见到您。

班主任:(恼怒地)你瞧你这态度,还倒有理了。

学生:(委屈地)我怎么了?

简评:显然,这位班主任生硬地批评引起了学生的抵触和不满。在师生你来我往的问答中,冲突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倘若这位班主任不采用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责问方式,而是从关心的角度,以委婉的语气了解学生此时回家的原因,然后教育学生应当履行请假手续,师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冲突也许就不会发生。

[案例三]一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数学老师在强调不同名数不同相加这一概念时,用反问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说:“一头牛和一匹马能相加吗?”一名学生脱口而出:“等于两头牲畜。”教师勃然大怒,他喝令这名学生站起来,厉声训斥道:“你妈和你爸相加能等于两头动物吗?”学生愤然坐下,全班同学一片哗然。

简评:“不同名数不可相加”是个定律,通常学生会说“不可相加”,但这个学生别出心裁,另用一个类名,把两个不同的名称,统合起来,应该说,也有他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应就这一点予以鼓励。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受到尊重和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青少年学生尤其这样。他们单纯、热情、积极向上,如果得到师长的尊重、信赖与鼓励,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如果对他们不尊重、信赖,而是歧视、侮辱、压制,那么,其后果不堪设想。

环境与发展的冲突篇二

公共危机管理

“环境”冲突

牟仕奎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经济建设所引发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而在此之上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是屡见报端。今天我们就在此对由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群体事件进行简单探讨。

首先我要简单解释一下题目中的“‘环境’冲突”。在此,“‘环境’冲突”是指由经济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主要体现为企业违规违法进行不合理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侵犯了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相关单位没有及时做出令利益受损群体满意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利益受损群体表达利益诉求演变为规模性的人群聚集、甚至与企业、政府机关爆发冲突的情况。

以下是部分近年来因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005年4月1 0日,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农民因不满化工厂污染环境爆发大规模冲突。大量民众占据化工厂,与入厂警察发生冲突,致数十人被打死,逾千人受伤,遭推翻或破坏的警车多达数百部。2009年8月1 6日上午,陕西凤翔“血铅”案,引发恶性群体事件。8月,长青镇东岭集团冶炼公司环评范围内两个村庄731名儿童接受血铅检测后,确认615人血铅超标,其中166人属于中度、重度铅中毒,需住院排铅治疗。“血铅事件”的发生,造成群众恐慌。1 6日上午,公司附近数百村民冲击东岭厂区,东岭厂区铁路专用线近三百米围墙掀翻,村民还砸烂了前来送煤的货车挡风玻璃和停在厂区的工程车。2 009年湖南浏阳镇头镇发生镉污染事件。7月29日,数百名村民在镇政府聚集;
30日,上千名村民围堵镇政府、派出所。

据国家信访局的信息,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成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点。据统计,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对抗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性事件。而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指出,“目前,我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将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同样指出,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容易引发农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看出,“环境”冲突已然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正常运行的一大不稳定因素,并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而通过以上的事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环境”冲突的普遍性特征。

首先,环境污染是造成“环境”冲突的导火索。在所给出的几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所有“环境”冲突的诱因都在于部分企业违规生产随意排污、政府急于发展地区经济强行引进环评不达标的高污染企业,导致周围居民权益受到极大损害。例如在长青镇事件中,因东岭集团旗下公司排放的污染物造成周围村民血铅含量严重超标,并导致多人因此丧生。

其次,政府为维护地区经济利益,在处理居民正常权益诉求中存在效率低下、偏袒污染企业的行为,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是“环境”冲突的推手。在众多环境冲突事件中,政府的角色一直被淡化。但实际情况中,政府在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绝大多数环境冲突的发生都会与政府的不作为或被理解为不作为息息

环境与发展的冲突篇三

摘要

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中的冲突已无处不在,且形式多种多样,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冲突管理的研究, 对冲突有了新的看法,冲突已不再是一个贬义词那么简单,冲突并非全是坏事,那么冲突会对个人及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呢,又应当如何进行合理管理呢。本文将从冲突本身的含义特征到对冲突的性质及不同性质冲突产生的不同影响、合理有效的进行冲突管理的方法研究以及冲突管理的重大意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关键词:冲突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冲突管理 一.冲突概述

有群体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冲突。冲突是无法避免的,现代社会处处充满了冲突。

冲突一词,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似乎是贬义词,理解为对立、争执、对抗和暴力等,甚至将冲突与企业绩效下降和企业经营失败划等号。但在冲突管理理论中,所谓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的主体,彼此之间在某种程度存在不相容的行为或目标。除此之外,冲突也可以是一个行为主体因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需求、目标和反应同时出现,由于莫衷一是而引起的紧张情绪。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矛盾的激化。人在生活当作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冲突,如图书信和会议一样,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只是它的形式比较激烈。

不过,这并不表示冲突频繁发生,且可以加以管理。冲突管理主要是指人际关系的冲突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冲突的消除、控制、激化和利用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冲突管理中学习,在冲突管理中取得进步。

二、冲突起因及类型

组织中无时不在或明或暗的进行着相互较量。冲突的表面原因是沟通不畅,单但实际上冲突的起因是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的,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因素,即个人的个性特点、认识、价值观差异。不同的人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甚至遗传因素也不同,因而他们的个性特征就不同、价值观不同、需求也不同,也就存在着人格差异。一方面是组织结构因素,如组织规模,组织成员的任务的专业化程度,任务分配的清晰度,职责明确的清晰度,组织信息沟通出现障碍,组织中的领导风格,组织文化,有限资源的分配,组织成员或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等。

冲突有很多种类型,按照冲突的冲突主体划分,可以分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冲突;
根据冲突的利益表现形式,可以把冲突分为真正的冲突、表面的冲突和潜在的冲突;
根据冲突产生的原因,则可以将冲突分为利益冲突、观念冲突和目标冲突;
按照冲突对象可以划分为现实冲突和非现实冲突。按照影响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二、冲突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往往把冲突理解为暴力、破坏、无理取闹等一类的东西。冲突被看成是一无好处的东西。但最近以来的研究表明,对冲突应该有新的看法,也就是说,冲突并非全是坏事,冲突对组织的影响也不能一概而论。人们的意见和看法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冲突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组织内一旦出现冲突,会造成两个人或两个组织无法在一起工作,于是阻碍或扰乱了正常的活动。其中代表性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霍桑实验,霍桑实验所作的结论中就把冲突单纯看成是一种由于信息交流不善,人际间不能开诚相见,管理部门不能满足职工物质和精神需要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另一派人则认为冲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企业组织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破坏作用。适当的冲突加上合理的管理,将使企业组织具有活力,能够自我反省检讨、不断创新与进步;
而不适当的冲突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经营效果变差。目前持此种观点的人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冲突是作为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存在,关键在于是否运用合理的管理策略。

二.如何进行冲突有效管理

面对冲突最佳的心理准备是千万记住重点在解决问题,而非评定对与错。如何对形形色色的冲突进行管理呢?根据冲突对组织产生的双向影响,管理者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相应合理的冲突管理方式,即激发建设性冲突,减少破坏性冲突,并尽可能促使破坏性冲突向建设性冲突转化。从而最大限度扩大冲突对组织的积极影响,避免或减小对组织的消极影响。

(一)防范破坏性冲突

破坏性冲突是指团队成员由于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对抗(行为或情绪)。破坏性冲突又表现为企业组织冲突程度过高和过低两种状态,前者企业特征表现为分裂混乱、互相攻击和自私,后者则表现为停滞、缺乏新意。为了有效管理破坏性冲突,组织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预防措施--构建有效的冲突管理预警机制 1.加强沟通

沟通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是人们通过观念、知识、情感等信息的交换和行为的协调来促成彼此的理解、友谊与合作。沟通是强化企业冲突管理的有效途径,在企业冲突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组织与员工保持沟通交流,深层次了解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个人背景。结合员工们的个人因素,将对员工的工作匹配设计得尽可能的完善,以减少个体差异引起的冲突。同时,组织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或增加一起工作的机会来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员工们相互了解、适应与接纳,为避免员工之间的冲突创造条件。

2.提高员工满意度

员工的不满情绪如果一直被压抑,那么一旦爆发就会有很大的破坏力,相互间的信任感就会被破坏,最终使组织的凝聚力、士气和共有的价值观遭到削弱。要满足劳动者的公平感,就要“一碗水端平”,只要事情做得公平合理,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公开竞争。对组织内所有员工应一视同仁,消除歧视、偏见,避免员工的不满、嫉妒、猜忌与误会。以和谐的工作氛围来削弱环境给员工造成的压抑和不满,将大部分负面情绪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3.健全组织信息系统

健全组织信息系统,及时传达重要消息,使信息在企业内部流通顺畅,从而员工能及时准确的了解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和经营目标,还能使大家都明确权责,避免工作模糊,产生冲突。避免信息系统不健全和不对称造成的冲突。4.提高员工心理素质

提高劳动者的心理相容性,宽容大度。即提高一个人对其他人的心理及行为发生排斥的自控能力。心理相容性提高了,则可以消除不理解,解决分歧,冲突即可避免。例如,一个慷慨大方的人,看不惯节省的人,认为对方“小气”,其实,这只是心理个性上的差异,对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并五损害,因而根本不必指责对方,引起冲突。(2)解决措施--构建有效的冲突管理化解机制 1.正视冲突、解决冲突

可以让冲突双方直接会晤,使冲突的各种因素明朗化,通过坦率真诚的沟通和讨论来确定问题并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对错是非最后由冲突的双方自己来判断,指出实质,排除误会。2.帮助冲突双方转化

当冲突涉及双方的世界观、信念、理想、价值观等时,一时很难摆到桌面上来解决,这就需要分别进行教育和帮助,使双方换位思考,转变观点,这样做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简单行事。3.通过沟通构筑信任

设立顺畅的不满议论渠道,对不满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疏导。组织通过使用内刊、告示栏、意见箱、专栏或集会演讲等办法组织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之间分享彼此的情绪和感受,让员工能够畅所欲言,达到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和过结。同时员工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尊重,感到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激发其能动性和职业自豪感。从而使组织内上下齐心,共创佳绩。4.回避

回避的一种常用措施。让冲突双方回避,可以使用权威力量,这里的权威力量可以是领导、资历深的同事、或者长者,利用其对冲突的双方实行强制性分离或以命令的口气责令双方暂时性避开,通过时间来淡化情绪,然后再用其他方法加以解决、消除冲突。

(二)鼓励建设性冲突

建设性冲突是指组织成员目标一致,但实现目标的方法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创新性思维、变革的意愿、畅所欲言地交换意见。建设性冲突对组织起着积极推进的作用。有时组织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组织绩效低下、部属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等,这时绝对平静的局面已经不利于管理创新,这就适时进行适当建设性冲突鼓励了。

1.鼓励对立面。其中包括公开鼓励与沉默鼓励。公开鼓励指当众表扬新观点、新建议、新思想,并给带来经济效益的改革者当众颁发奖状和奖金。沉没鼓励是对一个成为对立面的员工不予批评、指责、回击,以暂不表态的方式进行鼓励。因为有的建议一时很难分清是非,不必简单下结论,过一段时间后,就能分清是非,也有利于别人提出更多的合理化建议。2.分别向冲突双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对于认为计件工资好,与计时工资好的冲突双方,领导要分别向他们提供有关信息,让他们去参观学习,认清两种方式好在哪里,并鼓励他们分别试行,这会收到很好效果。

3.适当拖延解决冲突的时间,让冲突更加明朗化。当解决冲突的时机还不成熟,不妨让冲突继续发展下去,等到较为明显时再着手处理。但管理者要注意:(1)绝不能对冲突的双方都表示自己的支持;
(2)要控制冲突对工作的危害程度;
(3)必要时安排好弥补工作。

4.人事调整。适当的人事调整可以刺激建设性冲突的产生。例如,(1)改变组织文化;
(2)引进外人或重用吹毛求疵者运用沟通;
(3)重新构建组织。这样一来,一些原来掩盖着的冲突就会暴露出来,从而推动每个人的反应有迹可寻,再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找出应对之道。

四、冲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活动过程中冲突是必然的,管理就是要不断地解决这些冲突。掌握合理有效的冲突管理方法,当一个组织内冲突过多时就应该预防和减少冲突,当冲突过少时就应该鼓励冲突。有效对组织内各类形式的冲突进行管理,一方面可以避免破坏性冲突给组织带来的危害,如人员内部矛盾激化可能对员工自身情绪产生极大影响,致使许多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甚至感情都白白浪费掉。工作绩效不佳,团队合作困难,组织效率低下,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甚至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又可以利用建设性冲突提升组织创造性,给组织注入新思想新方法,改善组织运作方式,激发员工积极性,有利于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正确认识冲突,合理进行冲突管理,必然会推动管理的发展。参考文献:

⑴杜鹏.《冲突管理》.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2002,(02)⑵田红云.《冲突管理》.管理与财富 , 2003,(06)

⑶杜宇.《冲突管理研究中的冲突定义》.社会心理科学 , 2006(03)期 ⑷孔冬.《管理冲突与冲突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04,(03)⑸曾鸣晓.《冲突管理的战略选择》.企业改革与管理 , 2004,(06)⑹沈仲丹.《团队内的冲突管理》.江苏商论 , 2004,(12)⑺罗明忠.《基于冲突管理视角的民企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 2005,(06)⑻李元勋,邢海军.《如何有效地进行“冲突管理”》.人才资源开发 , 2006,(12)⑼刘凤英,姜蕾,江世英.《组织内部冲突管理策略探究》.商场现代化 , 2006,(26)

环境与发展的冲突篇四

论群体冲突以及群体冲突的处理

中央党校2009级经管班 李 杰

摘要:群体冲突是在群体之间公开表露出来的敌意和相互对对方活动的干涉。从一个方面看,冲突将妨碍现有组织与人员的运转,但是群体冲突并不总是有害无益的。如果能保持在合理的程度和有限的重要事件上的话,那么冲突实际上能使组织更有效地运行。群体冲突的形成是个人、群体和组织各方面主观、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群体冲突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群体冲突对组织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可以人为地影响和干预群体冲突的结果,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分析了群体冲突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和对组织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解决组织内群体冲突的策略。

关键词:群体冲突;
原因;
组织行为;
影响;
解决策略

一、群体冲突的定义

“冲突”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冲撞或对立。这种解释似乎简单明了,但冲突的内涵却远远比其字面意思要宽广和丰富。它既包括了国家之间的战争、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等有形的冲突,也包括了文化、价值观、道德、意识形态等无形的冲突;
冲突范围可以是组织间的冲突,也可以是群体之间的冲突,甚至是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念的冲突。群体冲突: 是指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在目标上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矛盾。产生群体冲突的主要原因: 沟通因素:在群体内部如果沟通不良,容易使群体成员发生误解,造成冲突。群体的冲突是行为层面上的人际冲突与意识层面上的心理冲突的复合,冲突是否存在不仅是个客观性问题,而且是个主观性的知觉行为;
冲突的主体可以是组织、群体和个人,客体可以是利益、权力、资源、目标、方法、意见、价值观、感情、程序、信息和关系等;
冲突是不同主体或主体的不同取向因为对特定客体处臵方式的分歧,而产生的行为心理上的对立或矛盾的相互作用状态。

二、群体冲突形成的主要原因及特点

当前,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引起群体冲突事件的主要原因有:

(一)城市拆迁、违章建筑引发的矛盾纠纷。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城市拆迁工作就必须进行,这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如有的开发商用较低的价格对住户进行补偿,建好的房屋又用天价出卖,住户当然不愿意。由于房价的剧烈上涨,房屋的价值越来越高,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人们往往以非常极端的方式来对抗政府的拆迁行为,导致拆迁工作异常困难。引发此类社会矛盾的原因一是执法不严。有关部门在调处这类问题时,力度不够或不及时,致使问题久拖不决。二是执法不公。在拆除违章建筑时,往往是有关系的违章户不拆或少拆,没有关系的则拆得比较到位,听话的拆得快,闹得凶的就绕道行,引发了群众的不满。

(二)因重点工程建设、土地征用引发的社会矛盾。城市人口的剧增,引起地价的迅速上涨,虽然说土地不能买卖,但事实上的土地买卖却大量存在,私人之间土地交易价非常高,而政府征用的补助则只有私人交易的几分之一,相差很远,所以从内心来说,农民很不愿意被征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时如果我们的工作有一点不到位的地方,很容易引起群众的集体不满。同时,因为征地补偿标准不一致,同类级差的土地,由于用地的项目不同就出现不同的征地价格,造成同样是失地农民却有不同的补偿标准。群众自然会互相攀比,要求统一标准。还有的由于征地补偿的收支帐目及安臵赔偿的政策不够公开而引起群众不满,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地质灾害引起的纠纷。由于现在采用大型的现代开采技术,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事故。如我市的矿区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地质灾害,房屋开裂,水井下沉,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煤老板们都希望赔得越少越好,而广大受灾户又希望赔得越多越好,两者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利益充突,农户经常采取堵路,封厂的办法迫使老板答应他们的条件,这类矛盾成为矿区的主要矛盾。

(四)企业改制和关停并转引起的纠纷。在国有企业中,突出表现为企业转制过程中工人下岗、拖欠工资或医疗费、拖欠集资款、劳动保险问题引发争议。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主要表现为拖欠、克扣或拖欠工人工资、医疗赔偿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不健

全、拖欠职工“三金”引发的纠纷。如我市火电厂前几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实行关停,而国家给职工的补贴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发到工人手中,从而造成了工人集体赴省进京上访事件的发生。

(五)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引起的纠纷。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用工形式的增多,劳资纠纷,工伤事故引起的纠纷也不断增多。很多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常出现违反劳动合同法的事件发生,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该给的不给,该医的不医,随意解聘工人而不进行补偿,从而引发纠纷,这也是当前矛盾纠纷的主要形式。

(六)城市市场管理引起的纠纷。由于就业的压力,很多人没有生活来源,不得不做一些小买卖维持生计,由于本小利簿,租用不起门面经营。为了吸引顾客,他们违章搭建商铺,随地摆卖,占用公共场所,在城管整治“三乱”过程中,他们的违章行为被制止或受到处罚,于是对有关部门有意见或埋怨政府,产生对立情绪而引发纠纷,以及违法违章经营、甚至无证经营引发的管理矛盾纠纷等。

(七)对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不满引起的纠纷矛盾。突出表现为群众与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及一些干部的官僚主义、执法不公、行政不当、为政不廉、压制民主、冷漠骄横等行为之间的矛盾。干部队伍中程度不同地存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挥霍

浪费等腐败现象,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引发各种矛盾和事端的导火线。

(八)深化改革中历史形成的各种矛盾。改革措施不配套不完善或运作过程出现异化,使部分社会成员利益受损而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有些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和可行性,上边要求高,下面事难办,难办也得办,只好弄虚作假变相变通耍花招穷应付。这样的事多了,必然造成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危机,认为“上面有好经,下面念歪经”。一些地方恶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千方百计暗中插手挑动、幕后操纵矛盾纠纷,处心积虑挑起事端,激化社会矛盾。

三、合理解决群体冲突的策略及措施

解决群体冲突的策略很多,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着手处理冲突的公开程度。用来解决群体冲突的第一类策略是冲突回避,根本不让冲突公开。第二类策略则是注意平息、缓和,使冲突中止并对牵涉各方的感情降温。第三类策略则依靠包容,允许某些冲突公开发生,但严格控制讨论哪些问题以及讨论问题的方式。第四类策略则是冲突对抗,公开讨论所有冲突问题并努力寻找一种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法。认真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工作。

一要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从源头上减少矛盾。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从根本上说,其他矛盾(包括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都依赖于该主要矛盾的解决。我们就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要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不断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牢物质基础,进而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产生。此外,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此类矛盾的产生,还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在制定政策和部署工作时,要善于把中央的精神与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各项决策既符合中央精神和客观实际,也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依法保护群众权益。当前,由于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还不健全或离广大人民群众所要求的有一定差距,从而往往使小矛盾演变成大纠纷。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尽早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民意表达机制、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预防和处臵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矛盾纠纷预警和应对机制等,使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尽可能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切实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管理各领域和全过程之

中,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把社会矛盾的解决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依法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要依靠群众路线这一政治优势和法宝,努力做好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依靠群众路线这一政治优势和法宝,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这个难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党的群众路线化为自觉行动,深入扎实地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
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要充分发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的优势,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对待自身利益,摆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和解决利益矛盾;
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
要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四要顺应形势发展变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而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与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相比,还显得有些滞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

理的基本制度框架还不完善。为此,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研究新时期社会管理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发展变化的趋势,积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要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形成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永中,金才兵.冲突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6.[2]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郭朝阳.冲突管理:寻找冲突的正面效应[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4]余凯成.组织行为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5]任浩.公共组织行为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环境与发展的冲突篇五

论当代中国社会冲突及问题解决机制

改革开放二十年带给中国社会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革命”,当代中国正处于历史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力量进行着新的重组,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利益的碰撞和矛盾的新生,演化成社会性冲突,且在宏观的整体结构上呈现出复杂性、多元化。典型的如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爆发有上升的趋势,上访、示威、骚乱等大规模地上演,最近三年(2002—2004年)均保持在40000宗以上,就2006年1~9月而言公安机关共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1.79万起。可见,社会中积郁的矛盾非同小可。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团,针对当代中国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社会冲突的衍生与社会和谐的构建形成一对相冲突的矛盾,如何有效地处理好这个矛盾体,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

在利益多元化、社会力量阶层化的当前,“问题与主义之争”又重新唤起人们新的思考:要迈出坚实、有意义的一步是否仍须多谈主义,我们的主义大旗是否已经明确了呢?多谈些问题,是否仍然机械地走着历史的循环?当前的改革和关注是否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的产生多少带着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呢?

本文的立论围绕“社会冲突”而展开,带着历史留给我们的沉思,着眼于现实社会利益冲突,力求摸清其中的逻辑关系,探求良性运行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有效“路径”。

一、当前社会冲突的新变化和特征 社会冲突,又可称之为“集体运动”、“社会运动”,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冲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为一种互动行为,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在形式上冲突较为激烈,往往突破了规章、规则甚至法律的限制。[①]因而,如若不能恰当地处理好社会冲突,它易于导致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当前,中国社会处于改革所引致的社会转型阶段,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利益的重新组合产生磨合,形成新的利益冲突。相对于过去而言,利益的多元化也促成社会冲突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模性的群体事件数量多、频率高

据统计,近10年来中国社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以及参加人数和规模,都呈现出不断快速增长的趋势。以下是一张从1994年到2006年学术界关注群体性事件的动向图,从图中的动向发展来看,我们明确地发现群体性事件受到学术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群体性事件的严重性,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社会的稳定,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图1:1994~2006年社会冲突的学术关注度 [②])重大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而且涉及面越来越广,某些群体性事件带有经济问题的政治化趋向。群体性欠薪是大家并不陌生的概念,就2005年而言,某市“12348”法律咨询热线向5000多名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民工援助案件200多起,群体性欠薪案件20多起,共为民工讨回薪金400多万元。与此同时,暴力对抗程度明显增强,处置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流血事件。有些民工讨薪案就演变成一场血案,典型的如震惊全国的王余斌案,在无法获得应有的报酬时,还受到老板等人的人格侮辱,在一怒之下造成了4死1伤的恶性事故发生。在王余斌受到法律制裁后,有人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如果王斌余被最终处决,我将杀掉5个人》,浏览者数万,点击率还在不断翻新,支持回贴的更是有数千之多,据说还有很多贴被网管删除了。[③]全国的声音似乎演化出一场声讨,是谁让谁愤怒了呢?可以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任何经济问题都有演变成政治化的趋向,这多少与党的政治方针与原则是相关的。

(二)冲突主体的阶层化

通常表现为强势群体与弱式群体之间力量的各种较量。转型时期的社会力量多少打破了 原有的格局,衍生出新的力量组合。在追求“先富”与“共富”的道路上,经济引导下重组的社会力量表现为强式群体和弱式群体两大基本分类。在文化价值层面多少出现了分化,两股力量在利益追求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对立,尤其是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之际,社会的底层对于“受到剥夺”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心理上的不平衡感也有所加重,形成“仇富”心理。

也正因为如此,在引发性事件发生之后,这两股力量之间利益冲突马上会激起,基于弱式群体在经济上相对的弱式,冲突若不能在一定阶段得到有效的控制,往往会表现为非正式的对抗。社会的“矛盾疏导机制”并未完全地建立起来,其应变“突发”的能力尚有限,因而当弱式群体对法律的权威性产生质疑时,必然会寻求一条非合法化的路径,引发社会越轨行为甚至违法行为。

2005年6月26日下午,在安徽池州市翠百路菜场门口,学生刘亮与吴军兴驾驶的汽车相撞,随后遭到吴军兴和两名保镖的殴打。这本来是一件普通的汽车撞人纠纷。然而到当天晚上,这已经发展成为一起打砸抢烧的群体性事件,造成多名武警和民警受伤,4辆车被毁,派出所被砸,一超市被抢。据记者调查,事态的发展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有不实的传闻,有不法分子的煽动,有处置的不当„„其中不实的传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④]这是一起典型的社会冲突事件,由于传言的传播,群众的不满情绪瞬间爆发,形成与当地政府军警的对立冲突,烧毁吴兴军的轿车,派出所遭围攻,警车被砸。从这样的一个标本中,我们多少能够看到在社会中所蕴藏着的巨大的不满和不和谐性。鲁迅曾在《纪念刘和珍君》这样道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冲突由积郁到突发的必然性。

(三)冲突本身的非常态性

此即有产者以权利抵抗权力,无产者以命抗争。前面已经提到,弱式群体相对而言力量较为薄弱,当社会本身让弱者心中产生强烈的“无公正”可言的时候,问题往往会循着恶性的方向演化。他们往往寻找极端的方式来寻求所谓的公正(可以说是同态复仇的变种吧,在古代社会这或许是一种公正的体现)。上文中提到的王余斌,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对人格尊严的维护、换来对生存权的抗争,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他心中的孤愤,同时又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社会的“公正感”危机。

有产者是否就能够本分地对待社会冲突呢?笔者认为,无产者寻求暴力的概率较大并不表示有产者的本分。这两者之间不能够任意地加以混同。有学者对城市中存在的阶层冲突意识作了一定的调查,作了一定的分层:(1)那些收入并不低但却在参照群体中将自己认同在最下层的人们,更易于生发不满;
(2)那些真正位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具有生发物质性冲突的可能,但这种冲突并不直接指向社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中间阶层作为社会的“稳定器”是有条件的;
(4)客观阶级并不必然形成阶级意识, 因此也形成不了大规模的阶级对抗;
(5)收入分配和财产占有方式的不公正是当前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⑤]因而,有产者中间有部分处于一定的不满状态,他们与社会真正的底层接触相对较多,容易加入到一场突发性事件中去。中间阶层并非必然是社会的“稳定器”,很大程度上是有条件的。社会收入分配和财产占有方式的不公正是社会稳定的重大威胁,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这其中的矛盾,同样可以引致冲突。

(四)价值性冲突的主导性和非理性色彩

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也从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一元化的价值体系,思想开放条件下价值的追逐也呈多元化倾向。社会价值观念出现了分化,差异性比较明显。社会各成员对于社会的感知能力如同人体对温度的感受各有不同,对体制不完善导致的不公正感和生活满意度也有不同的认识。社会在维持整体的和谐度上有明显的差异性,而是否偏离了一定利益群体的“社会正义”尺度,是难以有效把握的。正因为此,某些社会冲突的发生往往是那些社会 冲突意识较为强烈的那部分人,在客观生活状况与主观预期出现较大差距的时候,形成心理上的落差感,而最终引发了社会冲突。可以这样说,社会冲突也存在着强烈的非理性色彩。

价值观念冲突首先表现为价值目标的冲突,也就是人们的根本价值取向的冲突。这是从大的方面来加以把握,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进路将作如何选择并非是一个既得经验的重复,很多前人未走过的路,我们正在摸索。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多种问题需要我们去正视,有学者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⑥],或许为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另一种可探讨的路径。价值冲突也表现为价值标准的冲突。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价值选择上,就是个人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与社会要求的统一性的矛盾和冲突,也是国人在选择价值目标和价值行为时的“是”与“应当”的矛盾和冲突。[⑦]价值冲突还表现为价值实现上的冲突。社会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有限,因而市场主体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以竞争对手的失败为前提,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代价。[⑧]这些可以说是当前价值性冲突主导性的主要表现。

二、社会冲突的根源性分析 是什么导致了社会冲突的发生,其背后的根源何在?或者说,制肘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利因素有哪些?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又是什么呢?

利益纠纷,集群化的运动,抗争„„这些是我们面对社会冲突时让人容易联想到的概念,一场社会冲突为什么会发生,无形中引导的那股力量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要认清社会冲突的根源,除了把握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大氛围外,还应当剖析社会冲突进展的各个阶段,理清其中的思路。

(一)社会公正尺度把握上的相对失衡

社会冲突本身是社会矛盾运动过程中矛盾激发、从隐性到达显性的过程。社会向前推进的每一步,都对利益作着不同程度的调节和分配。而与此同时,利益上的重组引起原有的利益“同构体”解散,某种程度上会损害某个个人或者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其中当然只有一小股力量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但是当如此多的小股力量汇聚形成大的浪潮时,其可怕程度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在沉默中郁积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社会整体对公正的合理把握将是问题产生与否的关键。

很多时候,问题的发生并非毫无根据的,往往会借助于一定的导火索而失控性地发展,社会的公正把握好分配的公正时,也要发挥出调节的公正(亚里士多德早在古希腊就提出了关于社会正义或者说社会公正的理论,强调分配公正和调节公正是两个基本的尺度)。所以,整个社会需要建立起必要的利益调节——补偿机制,当最初的分配功能偏离社会的公正标准时,应当及时应变,可作调节的应当作出相应的调节,如若考虑到成本、效益因素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则以补偿的形式加以平衡。

(二)利益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社会学家斯莫尔认为:“在形式上,社会进程是由在某种程度上与他人利益相冲突,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与他人利益相一致的个人利益所驱动的连续过程。”这其中表明了社会利益所呈现的多元化特征。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无一不处在利益群的包围之中。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国家(社会)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存在着一定的摩擦;
个体利益之间、群体利益之间、国家(社会)利益之间也因差别而对立起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带给社会相对开放的环境,完全的集体至上原则被逐渐加以淡化,使得原有的这些利益体本身的对立加以显形,利益追求也不再同过去那样单一化,各个利益体的分量在社会利益群的比重也日益提高。

而很多时候,政府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或多或少仍留存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刚性手段的不合理性甚至不合法性也不乏其例,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引发起着加速作用。利益的分层必然也导致价值取向的差异性,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当前可谓是两大基本的利益分类。两者在社会中的碰撞也越来越明显。在个体之间,由于个体在体力、智力、机会等先赋性或后致性因素的差别,不同个体所获利益必定会有所差别。因而,个体利益之间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里,是必然会产生如此分层的。在一个集体内部,个体利益的差异性使整体存在一定的张合力,而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是整体的集体利益(个体往往注重眼前或局部的利益,而群体或国家更注重全局和长远的利益)。作为有着不同动机、情感、需求的个人,其与群体或国家的利益之间必然会有所分歧甚至是在某些方面的对立。[⑨]

(三)社会的互动性机制薄弱 应当说,党在取得革命胜利的过程中和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较为重视在群众中加强沟通和互动。毛**的“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有诸如“团结——批评——团结”等等,打通了“出气”的通道,不致使问题日积而使冲突洪流般爆发。诚然,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相对来说社会结构较为简单,改革开放后虽然或多或少保留着原有的格局,但社会利益体的多元化已打破较为单一的格局,社会阶层化恰当地说明了当前社会格局所呈现的态势,这是近几年来专家学者对当前社会作出分析研究后所认可的观点。

然而,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或者说经济),似乎“革去”了中国人应有的素养(或许笔者的看法有些激进)。中国人如同脱缰的野马,政治信仰何在?亚当•斯密所说的“道德情操”又何在?

阶层化的出现诚然是经济主导下的必然结果,而这又让社会产生了隔离带,富人与相对富有者、不富有者之间在居住环境等方面就划出了区域,尤其是在城市中社区人员的沟通相对来说也较为缺乏。外来人员和本地人之间产生莫名的排斥„„社会的互动性就大大减弱。不同阶层人员之间的隔阂也就容易产生。当社会的底层感受到强烈的“剥夺感”时,形成所谓的仇富心理,容易将矛头指向富人,引发社会治安方面的不安。

一个社会不怕冲突的表现,而怕的是冲突的积累,正如齐美尔认为:“不存在冲突的群体即使存在,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可能有变革和发展。”而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是长期处于冲突的积郁阶段而无法得到有效地排解,一旦遇上某个冲突源时,便洪水般失控地表现出来,这是非常恐怖的。

如何加强社会的互动性,政府又该如何扮演相关的角色,社会组织的力量应当如何定位?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三、社会冲突的价值审视:对社会冲突的再认识

当然,认识社会冲突不能只顾及到一个方面,全面认识和把握住社会冲突,才是科学的认识论和应有的学术态度。传统观念上,人们对社会冲突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暴行、偏离等百害无一利的矛盾现象,其实并非如此。社会学家科塞也认为:“冲突只要不直接涉及基本价值观或共同信念,其性质就不是破坏性的,而只能对社会有好处。”笔者在上文中也指出某学者的观点:底层人员所引发的冲突并非都是直接指向社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而是对于社会某个环节的不良性加以否定,以求社会能够及时作出相关的改进,推进社会的发展。

基于此,社会冲突理应受到价值性的重新审视,笔者认为,社会冲突的价值可作正效性价值和负效性价值。

(一)正效性价值审视

在正效性价值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冲突能够使社会认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推进社会的自我调整

当前的中国不再是相对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正因为此,社会的计划性和集中化控制已经行不通了,社会的多头调控也会出现薄弱环节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反馈。社会冲突的突发,虽然很多情况下带有暴力性和破坏性,但是它作为社会病理的有效预 警机制,往往带动整个社会的关注,至少能够带动相关地区对社会治理的重新思考,甚至在冲突中酝酿出新的思想和新的制度规范。

社会冲突一直是社会精英阶层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每天上报中央的社会冲突事件就有一百件之多。如何面对这些惊人的现实,在政治理念上又该如何作出郑重的选择?对此,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站在全局的高度将问题统筹于“和谐社会”。就笔者所理解,和谐社会是一个结果而更是一种过程!它向我们指出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不和谐的阶段,转型时期的利益分配引发了许多矛盾,而改革的步伐是不能停歇的,整个社会在矛盾碰撞中亟需“包容力”。[⑩]关于冲突的新理论、新思维在冲突中得到新的突破和发展,社会学界将关注的重点转向社会的和谐度。和谐社会的进路研究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成果。

正如有学者形象地指出,社会冲突犹如一种激发器,它不仅导致冲突各方和整个社会对原来的规范予以重新审视,而且会使旧规范不断地改进,新规范不断地创设,最终造就冲突各方共同接受并支配他们行为的新规范。如劳资冲突与劳资关系法律的制订,监狱叛乱事件与刑法、刑罚的改革,国际冲突与国际条约、公约的修订和完善都是极好的例子。[11]在美国黑人维权运动中,不懈地努力促成了相关法案的订立,也让黑人受到了良好的待遇(尽管歧视问题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但已实现巨大的改进)。

冲突下往往能够考验一个社会的应变机制是否健全,对社会主体的素质也是一种磨砺。中国当前虽然尚未完全形成良性的应急机制,但是自sars后,全国出台了相关的法规以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作相应的规定,可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应对冲突的意识。

2、社会冲突的相对整合度

社会冲突的非正式化组织是我们在关注社会冲突时频繁能够看到的现象。集群化运动并非是完全是盲目性的,组织化越来越明显,有明确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群体内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原有的内部矛盾和纷争得以缓和,凝聚力得以加强,群体的共识性显著增强。

同时,组织化增加社会整合的纽带,使冲突更易于为人所接受,能够统一行动的步伐,而对于社会冲突的研究者来说,能很好地看到冲突的核心问题,在政策性建议的提出上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社会冲突的“社会安全阀”功能 [12] 在历史上的“七千人会议”上,中央从**开始作检讨,可谓“早上出气,晚上看戏”、轰轰烈烈的一场大检讨。而这场会议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社会需要能够出气的场合,将超过社会所能承压的不满情绪加以及时的发泄。学者们的比喻是生动的,社会好比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社会冲突是社会应有的“不满的情绪宣泄”,冲突的过程是释放、宣泄不满情绪的过程。

社会冲突很好地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体现了一个开放体制下社会运行不良环节上的矛盾显性,为社会及时处理相关环节的问题,减去压力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负效性价值审视

对于社会冲突的负效功能,人们的感受更加强烈,在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是应当引起我们关注的:

1、社会冲突造就的是人们思想上一个动荡(或者说某种程度上的混乱),这在我国是尤为明显。在前文中所论及的安徽池州事件,由于传言的大肆制造,使局面处于失控状态。很多人往往是在不知名的情况下加入其中的。虽然笔者指出社会冲突的整合性,但同时应当看到,在冲突中人们往往受到某些人的鼓动,思想上易处于混乱,而将自己心中的不满演化为“恶性”的冲突。

2、衍生出某些社会问题。还是拿上述案例来讲,据报道,在骚乱发生之时,发生了超市遭哄抢的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内部的种族冲突、民族冲突和部族冲突以及我国农村存在的家族械斗也是不乏其例的。正因为社会冲突本身也是社会问题的表 现,因而它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衍生出其他的社会问题。

可见,社会冲突本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给予全面、客观的对待。笔者认为,如何趋利避害等待我们进一步地研究。

四、和谐社会下社会冲突整合机制构建——以“利益协调”为核心模式的探讨 社会冲突往往是在社会结构出现了断裂和定型化的趋势下增多,与社会和谐体的构建形成矛盾的对立面。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社会冲突本身所存在的价值合理性,因而,在两者问题的处理上不应当采用强硬的消灭、消除之类的态度(事实上也不可能),笔者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包容力的培养”,如何设计出有效的社会冲突整合机制是我们理性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应当说,社会整合机制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理应把握的尺度,当前中国社会之所以会频繁地发生冲突,主要原因就在于社会整合度发生了失控,而整合度的失控中涉及各方面因素,是一个社会性的议题。

如何将社会整合于和谐社会的体系下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核心是把好社会公正应有的标准。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社会需要发展,需要和谐,它在社会公正上应达到何种高度?这不是笔者个人所能够衡量的,更多是社会各阶层主体共同意志的表达,实现“分配正义——矫正正义”的社会践行。

(一)社会改革利益的公正分配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风雨历程,“先富与后富”理论也为某些人实现了富裕,而更多的人正因为此不成比例地承担起了为改革买单的成本。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似乎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偏离了应有的轨道,社会阶层化造就了今天的社会,很多时候让人回想起资本主义工业化阶段那贫富分化的局面。

社会的底层当然是不会轻易地为改革背上买单的成本,虽然在一定阶段上他们选择了沉默,但是不满的洪流终将以爆发。在当前社会冲突较为频繁的时期,他们感受到社会强烈的剥夺感,某些人就选择了采用极端的方式加以报复。社会越轨行为甚至违法行为是他们表达不满的方式。

改革到底带给我们什么了?社会进步的成本是减少了还是增多了?我们是否正处于一个危机社会中呢?种种问题盘旋,不得不引发如此多的感慨。

依照社会正义理论的基本精神,笔者认为,社会改革每迈出一小步,都应当全面顾及到利益的公正分配问题。虽然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均等,但是分配应当考虑到多元化利益的各个层面。而对于分配中未妥善处理的环节,当然应作必要的矫正,以回复到应有的公平状态。在实践操作中,社会集体应当共同拟订具体、客观的标准,以最大程度上地实现正义价值。

在改革中牺牲了这么多,当然也因此需要获得相应的补偿。社会整体应当为这些底层人员买单,将冲突成本理性地转变成补偿成本,应当说是有意义的选择。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利益补偿机制,正是对此作出的积极应对。

(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体系化构建 [13] 社会整合很大程度上是利益的整合,因而如何有效地对利益协调机制加以解读和形成体系化的认识,是把握问题的核心之所在。笔者认为,体系化的构建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全局统筹当前社会已经和将要面临的利益形态体系。可以这样说,市场经济是原有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显出滞后性的根源,是利益形态分化呈现多元化的促发机制,因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发展程度应当跟上市场经济的节拍,能够融合市场经济的理念,依据新思维、新情况有效地处理好各种利益形态之间的协调。那么,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成了问题的关键。

基于现有的认识,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分析和准确定位现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跨越现有的市场经济与将来法制型的市场经济的尺度,对当前社会利益的多元形 态逐一归类进行分析,把握其中隐含的冲突,分别有针对性地对各类问题作出策略性的调整。接着,在可预测的范围内,运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对某些利益的解散和重组作出有现实性根据的预见,把握住“如何处理好其中的过渡阶段,如何有效地制约甚至根本性化解隐含的危机”的核心。最后,统筹全局的态势,对于动态化的整体分析、预见作出统一的整理,以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地认识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发展方向,并付诸具体的操作执行。

2、整合政治应变机制,清理效应机制中的拖沓、累赘的环节,使政府机构的运作能够实现效率与公正的统一。

中国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是政府主导下的发展模式,在当前由于其自身普遍存在着反映机制的慢和效应的低下,这使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因而,整合政治应变机制以确保准确地反映现实的需要,效应机制尤其是程序操作与规范的科学化是摆脱滞后性的前提。

为应对此类现象,可从以下几点来加以把握:(1)理顺和疏通利益诉求机制,这是增强政治应变机制的前提。典型的是信访这项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该项制度的存废争议暂且不谈,就其存在的现实性意义出发,它作为一项利益诉求的重要制度,在百姓利益纠纷和利益受到行政性侵害等事件的处理上,顺应了民意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的民主化和廉洁性。理顺和疏通利益诉求机制,首先应当从信访制度的改革入手,用“服务性机构”的观念替代“官本位”,将它改造成一个真正办实事的利益协调组织,借助人大和司法体制对它进行监督,清理程序操作中的不规范、终结机制的不完善,明确其中的法律准绳和责任形态,为科学化执行机制的建立打下基础。除了信访这项重要的制度,我国的人大、政协、人民团体以及媒体等部门的渠道都是社会利益协调的重要组织,在疏通内部的障碍后力求能够较好地协调这些渠道之间的关系,构建有机的诉求机制。此外,“我国还将更多地利用网络、传统媒体、听证会等手段为人民群众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14]也是理性的选择。

(2)在保证利益诉求通畅的前提下,效应机制的产出是终局性的对整体的利益协调运作的效益评价,因而,在效应机制的把握上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把握效应机制的关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其所针对的是人们传统的利益观念的束缚,引导人们对市场经济有正确的认识,对于先富与共富产生共鸣,在具体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时有正确的导向。②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这主要是通过法律和道德这两项普遍认可的约束手段对于人们在利益追求中的“失范”行为作出限制和相应的惩罚。尤其是法律,在借助国家的强制性后能够充分保障其效果的体现,为利益冲突的解决提供依据,平衡利益在相对人之间的流转。③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它主要是调整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如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社会各阶层关系等),调整、缩小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对于社会利益在各层次上的相对持平,减少差距拉大引发的纠纷,具有积极意义。④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调节机制的理想设计需要有一定的补充,补偿机制就是较为现实性的制度设计。它以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为主要形态,对于特殊的群体利益的考虑,增添了公平的程度,对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积极的意义。效应的产出主要反映在这四个环节,而各个环节的有效完善和协调运作是效应产出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3、对于“特殊利益集团”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 “特殊利益集团”,这是新近的一个被提出来的概念,我国学者对于这类群体未作定义式的表述,但是就其反映的特征而言,似乎可以说成“带行政性垄断的集团”,其中掺和了政治的因素,对于某些经济行业实行带有行政后盾的垄断,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因而,在“特殊利益集团”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冲突,如何加以协调?

“特殊利益集团”是一种反人民利益的、破坏民主法制建设的利益集团,它具有严重的排他性、落后性,因而,在最终的宗旨把握上要将它限制直到消灭。但在阶段性的过渡阶段,我们还是要有针对性对它作出调整:(1)在党和政府机关的内部,廉正建设的反腐败力度更 加应当加强,对于贿赂、收买、腐蚀政府官员的“钱权交易”非法途径,采用行政的和刑法的手段加以惩罚性的打压,并通过媒体等公开手段增强向群众透露的频度,以限制正在发展中的这股势头。

(2)在经济领域开展对垄断性因素的处理,主要表现在可采用国家控制该受到垄断限制的经济行业、对于物价、数量、质量的规格波动作出合理和稳定的调整,以迫使垄断性因素退出利益减负的领域。这种思路类似于“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利益获得与流转的合法化操作、公平性处理是人民大众普遍的心理要求,是人类对正义公平的追求,因而,我们应当始终将公共利益作为协调的关键。

(三)人文价值理念的培育,整合与调适价值性社会冲突

在中国,社会冲突的产生往往带有一定的暴力倾向,在问题的处理上存在过激化,而且国人的法制意识尚未健全。因而,整个社会文化土壤中急需“人文化价值理念”的种子加以培育,这其中主要包括法治的自觉和道德素养的提升。然而,文化本身是交流过程中共同培育出来的,是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相互磨合、相互砥砺而成的结果,并非任何圣贤精英们设计和强烈呼吁的结果。

因而,社会需要造就互动的机制,以加强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有学者指出,在整合社会冲突时,应当增强公民领域的高水平的自我调节能力,即提高公民的组织化程度,保障信息的畅通,使冲突得到应有的降低。[15]基于此,笔者试想能否创设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组织为单元的社会互动模式(当然如果由社会的自觉性组织来组建,也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而在中国当前尚存操作的困难)。

本文的作者曾对社区作过相关的调查,发现较多社区人员之间的交流圈较小,群体文化存在较大封闭性,整体上呈个体的单一化而整体的差异性,莫名地带给人较大的隔阂度。如何实现互动,有其实践的难度,应当加以仔细分析考察的问题。当然,以下几点建议还是可作参考的:

1、配置相关的基础设施,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笔者认为,相关基础性设施的配置能够为社区人员的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加大人员之间相互接触的概率,加强信息的交流,尤其是社区不同阶层人员之间能够在一定的接触后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心理上的隔阂(这里更多的强调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员之间的磨合)。

2、社区信息的及时公开,加强反馈的可行性管理。让大家了解社区,同时也让社区了解大家,是维持社区和谐,避免冲突的共同追求。这里应当处理好信息的流通性问题,涉及:信息是否及时公开,让大家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信息,而反馈本身是对信息的价值性评价,当然不容忽视。虽然很多社区有意见箱之类形式摆在那儿,但效果并不明显。

当然,意见箱并非反馈的唯一方式,在社区会议上发表意见、直接找负责人也是反馈的方式。这里也有必要加强自治体本身的管理和社区群众的监督。

3、建立健全社区的诉求机制。通过民主方式选出由具备法律知识人员组成的利益诉求委员会,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不满表达出来,尽可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在这个整体运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因利益多元化所引致的各类社会冲突,如何加以整合而使冲突有效地得到调适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任务。笔者指出,这是一个关涉社会公正价值的基本问题,利益协调在整个整合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价值性冲突方面更多地揭示出有效加强一个社会信息流通的重要性,同时社会互动模式也亟需建立健全,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单元模式互动”的有效机制。

推荐访问:合集 冲突 环境 环境与发展冲突(合集) 2023年环境与发展的冲突(5篇) 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

版权所有:先盛文秘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先盛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先盛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浙ICP备2023004171号-2